在加拿大生活已有半年之久,對於這裡金錢觀及消費上有一些心得,很明顯跟香港生活時有很大的差別(撇除滙率及每個省的消費稅率這個最基本而明顯的差別),還有大家都關心的究竟外食要給多少小費。
第一點,你的腦子永遠不能準確地預估將要付款的消費總額。
我在到埗後,發現我突然對數字不靈敏。即使買個快餐,心想不就是餐牌上面寫的價格加消費稅嗎?消費總額跟心裡有出入,心裡雖然有點疑惑,但都直接付清了。我後來反思,可以總結出兩點:
其一,是跟店員對話裡,他們會問要不要加配一些東西,聽上去像是關切的問句,但他們不會主動提醒你是extra(好歹香港茶餐廳凍飲要加$3,起碼會知會一聲),所以hidden cost是無型產生。
其次是你點餐的方式。如果你說May I have A, B and C?,那店員會按順序點單。其實,A,B,C根本就是餐點、配菜跟飲料,是一個Combo套餐,但店員沒有那麼好心按成Combo(代表要他重新按一遍嘛)。所以,點餐開始之前要點明你要的是Combo。
第二點,有些店沒有標示價格,普遍是Asian store才會有的現象。
在香港,有一些舊式士多可能依然這樣,顧客要特地詢問老闆價格。不過,在加拿大,這類型的店裡三、四成商品是有價格,但其餘要到櫃枱問。我都不會逛這些店,因為我很難快捷地思考「究竟價格是否合理」這件事。感覺這些店的心理博弈是「這件稀罕的商品只有我這裡有」,或者是「篤定你無論什麼價格都會想要」(No offence to store owners,以顧客立場是這樣想的)。的確,在加拿大要做貨比三家很難,尤其一些亞洲的商品,不會有那麼多的店進貨。
第三點,加拿大餐廳的食物價格能換取怎樣的食物質素是一個很難捉摸的概念。
我之前在多倫多青旅裡跟一個年紀大的本地人聊天,她說跟朋友一間餐廳吃飯,是她朋友選的,可能她朋友之前去過,她相信她朋友的眼光,重點是一間不是很便宜的中檔餐廳,但她最後很失望。
我就跟她說:我覺得這裡(加拿大)的餐廳價格是你請一個人備好料、幫你煮菜(you hire a person to cook for you),是一個服務,但是不保證好吃;相反,在亞洲,餐廳的定價是只有食物的本身(You paid for what you paid for)。她聽了,表示她的看法是剛好相反。
題外話,我們之後談及小費制度。她說小費制度是抄美國,但加拿大就沒有抄很足。除非有些正式餐廳硬性把小費加入帳單,一般小費都是隨意的。她以前大學時當服務生,如果收不足小費,要倒貼自己的錢。不過,現在在food court及快餐店,都不太用給小費,他們直接把POS遞到你面前。而依我在手搖快餐店工作時觀察,人們都會在卡機裡編輯小費部分,打賞$1,$2,或者清空錢包零錢,很少再依照10-18%這個約定俗成的比例。
我個人習慣,如果坐在店裡一段時間,或者要店員端上餐點,都會禮貌給小費,始終有用別人的服務。加上,自己也做F&B,將心彼心,想要別人給你小費,先有給別人小費的大度。
第四點,山上的東西一定會很貴。
之前,在滑雪場工作時,跟同事談及食物的價格,我覺得好貴。一個漢堡包單點是$11-14,基本跟一個在城市點的Combo一樣價格。他們歸納的原因是運上山的額外路程,後來我搬來到洛磯山脈上生活,又引證了這個結論。Lake Louise的超市東西比起Banff的超市貴出三成至一倍。相反,在香港,雖然有地域之分,但物價不會懸殊成這個程度。
最後分享一下,我有什麼節省消費的方法:
- 尋找星期二Customer Appreciation Day的優惠
不少商家都會在星期二推出顧戶回饋優惠,例如:Via Rail – 星期二訂Economy Class或Regional Trains有9折,一些小區超市會在特定的星期二做全單折扣等等。
我的同事提議在星期二看電影會比較便宜。
- 不要錯過冬天換季的Seasonal Sale
在温哥華,Metropolis at Metrotown是一家很大的廣場,觀察到Seasonal Sale的出現可以形容是現象級,一眾歐美Fast Fashion 品牌H&M、Ardene、Forever 21、Urban Planet、Urban Behaviour等會在聖誕Boxing Day後開始漸漸打折,到三月中(在St Patrick’s Day左右)是以「低至三折」作招來劈價清貨。看來,不嚮應節日購物才是節省金錢的王道﹗